近期,國際豆粕開始下跌,包括阿根廷以及歐盟國內的需求都呈現明顯走弱態(tài)勢,作為本輪豆系市場上漲的領頭羊開始松動后,豆粕盤面呈現較明顯的下行壓力。
期貨分析師陳界正表示,從跌幅來看,國內跌幅大于海外,豆粕跌幅明顯大于美豆說明自身存在一些內生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豆貼水超預期下行導致整體成本缺乏支撐。而國內市場也受到到港壓力的沖擊,4—5月國內大豆巨量到港伴隨著市場的弱需求,使得后續(xù)累庫甚至脹庫壓力明顯增加,現貨和期貨價格明顯走弱,2305合約的套保壓力開始明顯增加。
記者了解到,今年1—2月我國進口大豆累計1617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23萬噸,即增加16%。據中國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3—5月大豆進口量預估分別為600萬噸、850萬噸和900萬噸?;丈唐谪浄治鰩焺⒈辣硎?,由此看來,前五個月進口大豆有望突破3900萬噸,高于過去兩年的平均水平。受到后期供給充裕預期影響,國內進口大豆到港完稅價下跌明顯,3月20日,張家港美灣4月船期進口大豆到港完稅價格為5051元/噸,較上周下跌91元/噸。匯易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我國豆粕商業(yè)庫存為56.11萬噸,環(huán)比下降6.67%,同比增加84.88%;菜粕庫存為4.6萬噸,環(huán)比下降25.8%,同比增加64.29%,雙粕庫存量均為歷史同期中性水平。
“由于2月底進口大豆盤面出現榨利,油廠購買大豆數量增多,預計進口大豆到港量3—5月逐月增加。盡管油廠已經降低了開機率,但總體上來看,豆粕潛在供應壓力較大?!敝行牌谪浄治鰩熗趼敺f說。
雖然菜粕同樣偏弱,但近期與豆粕的弱勢更多交替呈現,核心邏輯仍然在于本身供應壓力較大。陳界正分析稱,3—5月國內菜籽整體到港量仍然較大,按照當前提貨表現來看,后續(xù)國內會有比較明顯的累庫壓力。而需求方面來看,禽料和水產料表現各異,禽料需求表現較好,水產表現較差,去年養(yǎng)殖利潤較差以及存塘魚數量較大可能導致今年水產料消費前景不樂觀,而禽料需求將更多受價差影響,后續(xù)仍難給出太多增量。因此,從基本面上看,蛋白粕仍相對偏弱。
“具體的來看,貿易商、飼料廠恐慌情緒升溫,或通過購買現貨攤低成本,或通過降低報價甩貨。調研顯示,產業(yè)上下游對價格極度看空,現貨價格一天三次下調。渠道商和養(yǎng)殖戶庫存偏低,一般維持3天以內,甚至隨買隨用。水產啟動或拖遲,因閏月導致時間節(jié)奏后移,且去年存塘魚較多,預計水產需求清明節(jié)前后看不到太大起色?!?王聰穎補充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天或再迎來厄爾尼諾現象,通過數據分析,厄爾尼諾會直接利多大豆產量,產量的增加將利空美豆和豆粕價格??偟膩碚f,在供應充足的背景下,預計國內豆粕價格長期以下跌為主?!比A聯期貨分析師鄧丹說。
國海良時期貨分析師孫嘯認為,在油料成本坍塌背景下,國內靜態(tài)榨利走低或階段性對油、粕價格不具支撐。當下無論是進口大豆還是進口菜籽的盤面榨利倒掛程度均一般,預計對價格的支撐力更加有限。而粕類現貨價格不斷下跌也使得市場情緒寡淡,下游均以剛需采購為主。隨著4—5月進口油料的不斷到港,預計粕類仍將趨于累庫。
劉冰欣也認為,短期內在市場性金融風險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以及南美豐產預期雙重打壓之下,國內油脂油料價格整體維持偏弱走勢。但從板塊表現來看,油脂經過上周的持續(xù)回落,下跌動能已然大大降低,粕的補跌預計還會延續(xù),因此短期油粕比有望向上修復。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