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和油籽貿易量增至8.8億噸,價值3300億美元。
報告顯示,盡管俄烏沖突導致谷物和油籽價格大幅上漲,但過去五年間,谷物貿易量復合年增長率達到3.2%,油籽貿易量為2.4%。這一增速低于前十年的7%。
報告稱,2023/24年度,中國、印度和墨西哥分別是大豆、棕櫚油和玉米的最大進口國。中國和埃及是最大的小麥進口國。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小麥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谷物,2021年至2023年間年均交易量為2.16億噸。荷蘭合作銀行研究部谷物和油籽高級分析師Vito Martielli表示:“總體而言,小麥市場在生產、進口和出口以及參與者數量方面高度分散?!?br/>
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遠超其他競爭對手。在主要進口國中,埃及仍是非洲最大的小麥進口國,而土耳其正逐漸成為小麥進口和再出口的樞紐。
玉米是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谷物,2021年至2023年間年均交易量為1.93億噸。玉米生產和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這四個國家合計占全球玉米貿易量的90%。
大豆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油料作物。2021年至2023年間,平均每年交易量為1.68億噸。其生產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國及南美洲的其他幾個國家。亞洲和歐盟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商。
Martielli表示:“歐盟和日本等國家,作為2002年的最大進口國,如今正經歷進口增長率為負的局面,這主要受飲食結構變化和動物蛋白消費量下降的影響?!?br/>
巴西已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Martielli補充道。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未來十年,多個因素將影響全球谷物和油籽貿易流向。在需求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人口增長將推動小麥進口增加。
報告指出,生物燃料政策的變化可能影響油籽壓榨,而歐盟森林砍伐法規(guī)(EUDR)的實施已開始重塑貿易商的商業(yè)模式。此外,天氣始終可能對作物產量和價格波動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0371-63357633*